Blog Details

  • Home  
  • 什么是IP产业?IP产业现状深度分析

什么是IP产业?IP产业现状深度分析

什么是IP产业?

IP(Intellectual Property)即知识产权,包括著作权(版权)和工业产权,原指权利人对其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。

文娱产业中,IP是可深挖价值、跨媒介产生规模效应并变现的版权内容,为所有成名作品的统称,其形式多样,包括文学、动漫、影视、游戏、实体产品等。

目前大热的IP化运营概念强调对IP价值的挖掘、孵化、持续性创造。IP已逐渐成为泛娱乐生态系统的核心。IP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第一批粉丝,并通过再创作延伸至其他领域,实现粉丝数量的指数型增长和粉丝群体的横向拓展。在这个过程中,原始IP影响力发散,推动不同产业之间互动融合,构成良好的产业生态,IP价值得以释放和变现。

传统的拆分逻辑与IP产业链现实运营情况存在出入,现实中IP源头类型多种多样,文学、动漫、影视剧、游戏和实体形象等都能成为IP的源头,IP的拓展方向也涵盖上述范围。

IP 产业具有高频出现,跨界联动、粉丝忠诚度高、生命周期长、头部效应明显 的特点。

IP可以用在多种领域,音乐、戏剧、电影、电视、动漫、游戏……但不管形式如何,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一定是拥有一定知名度、有潜在变现能力的东西。美国迪士尼公司依靠米老鼠等深入人心的形象,不但拍摄动画电影,还创造了史上最成功的主题乐园。印有米老鼠等形象的玩具、服饰等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利润远远超过电影本身的产值。

文学作为 IP 源头具有历史悠久、体量庞大的特点。国内部分 IP 世界观根基来源 于古典名著如《西游记》《封神演义》《山海经》及神话故事等;海外 IP

中如 迪士尼公主形象部分来源《格林童话》和其它童话故事,《魔戒》《冰与火之歌》 等 IP 的世界观和故事情节则参考自北欧神话。历史积累的众多文学著作与当代

井喷式的网络文学著作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庞大体量。

IP产业现状深度分析

我国 IP 产业中,网络文学是最大的内容源头。根据《新华·文化产业 IP 指数报 告(2021)》,2019 至 2020 年价值最高的 50 个中国

IP 中,有 40%原生类型 为网络文学,12%的原生类型为实体文学。

根据中国音像与数据出版协会对头部40余家企业的测算,我国网文行业2022年的总营收规模达到317.8亿元,相较于2021年增长18.94%。同期,我国网文作品累计总量达到3458.84万部,相比2021年增长7.93%。

作为中国文化出海的生力军之一,网文海外市场的规模也在日益壮大。《2023中国网文出海趋势报告》显示,中国网文行业2022年海外营收规模达40.63亿元,同比增长39.87%。

然而,与超3458万部网文作品相比,目前已翻译出海的网文只是当中极小的一部分。据中国作协数据,截至2022年,中国网文累计向海外上线翻译作品9000余部,同比2021年增长200%。
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中国IP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分析:

年轻群体是IP联名商品消费的主力。统计显示,2021年,35岁及以下年轻群体购买了近七成的IP联名产品,其中26-35岁的消费者消费占比超过50%。35岁及以下消费群体的成长潜力同样强劲。

随着“90后”和“00后”的年轻人成为主流消费群体,购买国潮产品、古风文化城打卡、日常穿着汉服、体验围炉煮茶……各大关于国风生活方式的关键词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掀起一波波热潮,这在表示为一种文化潮流的同时,也藏着一种经济机会。

截至2022年1月3日,全球商业价值最高的IP为精灵宝可梦,其IP价值达1090亿美元,主要收入来源为衍生品授权(达828.05亿美元)。Hello

Kitty、米老鼠和他的朋友们、维尼熊和星球大战位列全球IP价值榜单2-5名。

报告在总结中国IP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,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,对中国IP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。报告资料详实,图表丰富,既有深入的分析,又有直观的比较,为IP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,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。

想要了解更多IP行业详情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4-2029年中国IP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