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Details

  • Home  
  • 唐代宮廷有哪些宴飲風俗?

唐代宮廷有哪些宴飲風俗?

唐代圍繞着宮廷宴飲的佐飲活動豐富多彩。唐代是詩歌的鼎盛時期,也是宮廷宴飲的鼎盛時期,作為兩者相結合的宮廷宴飲詩的欣欣向榮自然不在話下。尤其在整個初唐時期,以帝王為中心的宴集賦詩極為盛行。有記錄的太宗朝君臣唱和共60次,其中可以考證是宴集賦詩的有40次,存詩142首。唐中宗和武則天亦特別喜歡宮廷宴飲及留詩助興。

大唐宮廷特別重視音樂和舞蹈對宴會的調節作用,以歌舞助興是唐時重要的酒俗之一。唐代宮廷酒宴席上的歌舞通常可分為兩大類:他娛性的歌舞和自娛性的歌舞。他娛性的歌舞是由專業的演員表演的歌舞,供賓主一邊酒宴一邊欣賞,用於增加酒宴和諧歡快氣氛,表演者多是年青貌美、技藝高超的歌伎、舞女。自娛性的歌舞是酒宴上的主人或賓客表演的歌舞。宴飲進入高潮時,唐代人喜歡舞之蹈之,歌之詠之。即使貴為帝王,也多有此雅好。

唐代的行酒令助飲亦是極具時代特色的助飲方式,行酒令助飲多在巡酒之後進行,極大地提升了當時人們的飲酒情趣和氣氛。